文/张泉河
《赠梁任父同年》一诗,是清末著名外交家、政治家黄遵宪的传世名作。
梁任父即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同年”,旧时科举制度中,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1896年黄遵宪盛邀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写了这首七言绝句赠梁启超,表达为国献身、变法图强的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希望。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赔款,再加上1894年甲午海战输给东瀛小国,《马关条约》签订后再次割地等等国家屈辱,诗人忧虑无比,有心强国,却无力回天。但他依然相信中华民族拥有巨大的力量,精卫填海的恒心古今传承,收复国土的一天终将到来。全诗如下:
寸寸河山寸寸金,
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
精卫无穷填海心。
诗的第二句“侉离分裂力谁任”中的“侉”字读作“kua”,上声,分离、 割裂之意。
最近网上流传,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应邀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清华大 学校长顾秉林向宋楚瑜赠送的是一幅小篆书法,内容就是黄遵宪的这首《赠梁
任父同年》。所不同的是网上版本中诗的第二句的首字却成了“瓠”: 寸寸河山寸寸金,
瓠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
精卫无穷填海心。
查字典和搜百度,瓠,读音hù。瓠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夏天开白
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食。
那么,究竟是“侉离”还是“瓠离”呢?笔者个见应该是前者:“侉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