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咨詢電話: 400-047-0006
【概要描述】 大疫當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相關專家第一時間組織編寫了《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解讀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關的專業問題與疑惑,旨在增進大眾及各行業人員對這一新型疾病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公眾防護意識,指導公眾了解科學的預防方法,降低傳播風險,避免公眾產生恐慌心理,有效提高社會預防能力。
【概要描述】 大疫當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相關專家第一時間組織編寫了《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解讀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關的專業問題與疑惑,旨在增進大眾及各行業人員對這一新型疾病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公眾防護意識,指導公眾了解科學的預防方法,降低傳播風險,避免公眾產生恐慌心理,有效提高社會預防能力。
重磅!《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正式發布
大疫當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相關專家第一時間組織編寫了《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解讀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關的專業問題與疑惑,旨在增進大眾及各行業人員對這一新型疾病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公眾防護意識,指導公眾了解科學的預防方法,降低傳播風險,避免公眾產生恐慌心理,有效提高社會預防能力。
2019 年 12 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變為主的新型傳染病患者。隨著疫情的蔓延,我國其他地區及境外也相繼發現了此類病例。該病毒感染臨床特征是發熱、干咳、氣促、外周血白細胞一般不高或降低、胸片有炎癥性改變等。世界衛生組織 (WHO) 確認并將其病原體命名為 2019-nCoV ,屬于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 2020 年 1 月 31 日將其定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 PHEIC )。
為了增進大眾及有關行業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一新型疾病的認識和理解,指導個人預防,降低傳播風險,科學防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相關專家緊急組織編撰了《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一書。全書內容分為認識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癥狀、就醫、隔離、治療,預防措施,特殊人群預防,心理支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的營養建議共六部分,為大眾解答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過程中的疑惑。
下面是節選的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癥狀、就醫、隔離、治療的部分內容,希望能有所助益。
1.癥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癥狀。伴有基礎性疾病、年齡大的患者容易發生重癥和死亡。重癥病例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血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癥、危重癥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部分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多在1周后恢復。
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在10天左右,最短1天,最長14天。最新情況表明,潛伏期具有傳染性,也就是說,在個體已經感染病毒但未發病的這段時間,也有傳染他人的可能性,這加大了對疫情控制的難度。
早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可表現為頭痛、鼻塞、打噴嚏、咳嗽等癥狀,與流感和普通感冒類似。但其實它們之間有明確區別。
1.就醫:
(1)自己或家人有疑似癥狀
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現:①發熱(腋下體溫≥37.3℃)、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②有武漢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發熱伴呼吸道癥狀的患者,③出現小范圍聚集性發病時,應前往定點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 就醫途中應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可乘坐私家車或呼叫救護車,在路上和醫院盡可能遠離其他人(至少 1 米)。就醫時,應如實詳細講述患病情況和就醫過程,尤其應告知醫生近期的武漢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觸史、動物接觸史等。就醫前后,對居家環境、私家車,周圍環境進行清潔消毒。
(2)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
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名單可參考各省市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發布的通知,也可在國務院客戶端的小程序首頁“發熱門診”欄下查詢附近發熱門診、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圖2)。
( 3 )其他疾病患者在疫情期間的就醫原則
原則上來說,疫情期間,除非必須立即就醫的急危重癥患者,民眾應盡量少去或不去醫院;如果必須就醫,應就近選擇能滿足需求的、門診量較少的醫療機構;如果必須去醫院,可只做必需的、急需的醫療檢查和醫療操作,其他項目和操作盡可能擇期補做;如果可以選擇就診科室,盡可能避開發熱門診、急診等診室。 自醫院返家后,立即更換衣服,用流動水認真洗手,衣物盡快清洗,有條件者可先行用 84 消毒液處理。若出現可疑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痛等)者,根據病情及時就診,并向接診醫師告知過去 2 周的活動史。
隔離:
居家隔離是遏制疫情的主要非藥物干預和低成本的措施,自我隔離等個人防護措施是控制傳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 居家隔離期間,要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醫院的作用。隔離者可以在家通過電話或微信,向社區醫生尋求咨詢和幫助。社區醫生也可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了解和觀察隔離者的健康狀況,并進行隨訪指導。
( 1 )出現疑似癥狀的個體
個體出現疑似癥狀應首先自我隔離并盡快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
( 2 )密切接觸者和可疑暴露者
密切接觸者和可疑暴露者必須進行隔離醫學觀察。
密切接觸者指凡與傳染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和病原攜帶者)有過密切接觸并可能受感染者。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 )與患者共同居住、學習和工作,為同一辦公室的同事或同一教室或宿舍的同學。
2 )診療和護理患者的醫護人員、探視患者的親屬和朋友,或其他與患者有過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3 )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離接觸的人員,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護理過患者的同行人員(家人、同事和朋友等),以及經調查評估后認為有可能近距離接觸患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務人員。可疑暴露者指暴露于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陽性的野生動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環境,且暴露時未采取有效防護的加工、售賣、搬運、配送或管理等人員。
自我隔離方法如下:
1 )將隔離者安置在通風良好的獨立房間。如果沒有獨立的房間,照料者也要與密切接觸者保持至少 1 米的距離。
2 )家庭成員進入隔離者活動空間時應佩戴口罩。拒絕家庭內外人員的探訪。
3 )限制隔離者的活動范圍,確保共享區域(衛生間和浴室等)通風良好。
4 )不隨地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肘遮掩口鼻。
5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時,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紙。盡量減少和避免接觸密切接觸者使用的用品(手機、遙控器、餐具和毛巾等)、做好公共用品(桌椅和門把手等)的消毒,推薦使用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
6 )佩戴好一次性手套和口罩進行家庭環境清潔和消毒,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濕式拖地,做好垃圾的密封和處理。保持家庭環境清潔。
被觀察對象一旦出現癥狀,特別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以及呼吸困難或腹瀉,應按照以下建議立即就醫:
1 )隔離者一旦出現癥狀,應該佩戴口罩,并與其他人保持距離 1 米以上(交通工具或醫療機構都應如此)。
2 )應盡量避免采用公共交通,可以叫 120 或開車前往醫院,注意打開車窗保持通風,需要時對私家車按要求消毒。
3 )所有與發病者接觸的人員和醫療人員都應該及時洗手。
4 )交通工具的任何部位被呼吸道分泌物或是體液污染,都應該進行及時消毒( 1 份漂白劑 +99 份水)。
被觀察對象自最后一次與病例發生無有效防護的接觸或可疑暴露后 14 天的觀察期滿,未發病者可恢復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無論是密切接觸者還是可疑暴露者,一旦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立即停止在家自我隔離,及時到醫院就診:
1 )出現呼吸困難(包括活動后加重的胸悶、憋氣、氣短)。
2 )出現意識問題(包括嗜睡、說胡話、分不清晝夜等)。
3 )腹瀉。
4 )高熱超過 39 ℃。
5 )其他家庭成員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癥狀。
患者居家隔離
患者居家隔離具體方法如下:
1 )將患者安置在通風良好的獨立房間,由一位固定的身體健康的家屬照顧。房間內避免使用加濕器進行空氣濕化。如果使用分體空調需要定期進行清潔和消毒。沒有冬季供暖的地區,推薦使用沒有排風送風的電暖器進行取暖。照顧者需要生活在不同房間,如果實在沒有條件,在加強通風、患者和照顧者佩戴好口罩的同時,照顧者要與患者保持 1 米以上的距離。
2 )拒絕除照顧者之外的人探視。
3 )患者減少活動,限制居住空間,確保需要共用的空間(比如廚房和衛生間)通風良好(保持窗戶持續開放)。衛生間需要保持通風,檢查并盡量保證下水道為貯水、防臭、防反流的排水口。洗澡后及時通風,避免在洗澡時使用排風扇,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衛生間里抽吸形成氣溶膠。
4 )照顧者與患者在同一房間時,都應該佩戴與面部嚴密貼合的口罩。如果口罩變濕或是變臟,應該立即更換。口罩使用后立即丟棄,隨后進行手消毒。
5 )只要與患者接觸或是進入患者房間、備餐前后、進食前、如廁后以及任何看起來手臟的時候,都要進行手消毒;任何情況下,出患者房間后應立即進行手消毒。
6 )如果雙手看起來干凈,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液體消毒劑來消毒(在室內使用時一定要遠離火源)。如果手看起來不干凈,則需要使用肥皂和流水清潔,之后最好使用一次性的紙巾擦干雙手。
7 )所有成員進行呼吸道隔離。在咳嗽或是噴嚏時,使用醫用口罩、面罩或是紙巾來覆蓋,隨后洗手。及時丟棄遮蓋口鼻的一次性物品,或是及時清潔(使用肥皂清洗手帕)。
8 )不要直接接觸身體的分泌物,特別是痰液和糞便。使用一次性手套進行口腔和呼吸道護理,處理尿便和其他廢物。在摘掉手套后也需要洗手。
9 )接觸過患者的手套、紙巾、口罩以及其他廢物都應該放在患者房間專用的垃圾袋里面,標記為污染物封口后再丟棄。
10 )照顧者不要共用任何可能導致感染的物品,包括公用牙刷,吸煙、餐具、飲料、毛巾、衣物以及床上用品。餐具經過洗滌劑清洗和消毒后才可以再次使用。
11 )定期消毒:房間內的餐桌、床頭桌、臥室家具等臺面, 注意:在清潔和處置臺面、清洗衣物以及處理分泌物時,需要佩戴一次性手套,穿防護服。摘除手套后應盡快丟棄并洗手。
12 )患者的各種排泄物或分泌物都有可能會傳播病毒,除了飛沫、痰液等,還需要注意糞便、尿液和嘔吐物。有條件時最好能使用消毒片劑(如 84 消毒片劑)混合作用 2 小時后再排入下水道。使用抽水馬桶沖水時需蓋上馬桶蓋,同時盡量避免倒水沖洗馬桶的行為。不論何時,處理完病人的排泄物或嘔吐物,需要立即洗手。
患者的癥狀完全消失后至少 7 天(越長越安全)和 / 或間隔 24 小時的 2 次 RT-PCR 檢測均陰性后可解除隔離。
如果患者出現以下癥狀,應解除隔離并盡快前往醫院:
1 )出現呼吸困難(包括活動后加重的胸悶、憋氣、氣短)。
2 )出現意識問題(包括嗜睡、說胡話、分不清晝夜等)。
3 )腹瀉。
4 )高燒超過 39 ℃。
預防措施:
(
1
)佩戴口罩
戴口罩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什么樣的口罩有用? 不要選擇:紙質口罩、棉布口罩、海綿口罩、活性炭口罩。 可以選擇:醫用外科口罩、 N95 型口罩。 (圖3)
何時佩戴口罩
?
外出與他人有接觸時,都應佩戴口罩。尤其去醫院看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在相對密閉或人多的空間中停留較長時間時,更應合理佩戴口罩。
如何選擇口罩?
一般人群:普通民眾、公共交通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在崗期間建議使用醫用外科口罩,有條件且身體狀況允許的條件下,可佩戴 KN95/N95 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
特殊人群 : 可能接觸疑似或確診病例的高危人群,原則上建議佩戴醫用防護口罩并佩戴護目鏡。某些心肺系統疾病患者,佩戴前應向專業醫師咨詢,并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口罩。
什么是醫用外科口罩 ?
先看產品外包裝上的標識,產品性能需要符合 YY 0469 一 2011 。外包裝明確注明醫用外科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分 3 層,外層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飛沫進入口罩至里面;中層有過濾作用,口罩的細菌過濾效率應不小于 95% ;近口鼻的內層用于吸濕(圖 4 ) 。
怎么佩戴口罩
?
佩戴步驟(圖5):①在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前,應先查看其是否在有效期內。②鼻夾側朝上,深色面朝外 ( 或褶皺朝下 ) 。③上下拉開褶皺,使口罩覆蓋口、鼻、下頜。④將雙手指尖沿著鼻梁金屬條,由中間至兩邊,慢慢向內觸壓,直至緊貼鼻梁。⑤適當調整口罩,使口罩周邊充分貼合面部。
佩戴醫用防護口罩步驟(圖6):
1 )檢查口罩有效期及外包裝。
2 )手持口罩扣于面部,凸面朝外,鼻夾側朝上。
3 )先套下系帶,再套上系帶。
4 )雙手指尖向內觸壓鼻夾,并逐漸向外移動,為鼻夾塑形。
5 )調整鼻夾及系帶,直至吹、吸氣時均不漏氣。
6 )污染、破損及超說明使用時限時更換,拎住系帶棄于醫療 ( 黃色 ) 垃圾桶。
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 )孕婦佩戴防護口罩,應注意結合自身條件,選擇舒適性比較好的產品。
2 )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會造成不適感,甚至會加重原有病情,應尋求醫生的專業指導。
3 )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其臉型小,應為其選擇兒童防護口罩。
多長時間更換一次口罩
?
如口罩被分泌物弄濕或弄臟,防護性能降低,建議立即更換。公眾佩戴口罩,不必用一次換一次,可以根據清潔程度決定,決定是否使用更長時間。
使用后的口罩如何處理
?
佩戴后,應該按正確方法摘下口罩(圖 7 )。不建議重復使用一次性口罩。如果反復多次使用,除了口罩的防護效果可能下降外,口罩外層積聚的灰塵、細菌、病毒等可能會污染內面,造成感染。如果在可使用時效內,且由于某些特殊情況必須重復使用時,不要直接將口罩摘下來后塞在口袋或包里,應疊好(接觸口鼻的一面朝里折疊)放在清潔的自封袋中,以免口罩內面被外面污染。摘下口罩后應及時洗手。
健康人群佩戴過的口罩,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風險,一般在口罩變形、弄濕或弄臟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更換。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即可。
疑似病例或確診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隨意丟棄,應視作醫療廢棄物,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有關流程處理,不得進入流通市場。
此外,口罩絕不能用水或酒精清洗后重復使用。不建議剪碎處理,因為飛沫可能會污染剪刀。也不要用開水燙口罩,操作過程中反而會增加病毒感染風險。
( 2 )勤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勤洗手、用正確的方法洗手可以有效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因此非常必要。洗手一定要用流動水,不要用盆水,搓揉時間至少要 20 秒。不能只用清水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才能有效去除病原菌。洗手后不要在衣服上“蹭”干,提前準備好干手巾或烘干機。
洗手步驟要正確(圖 8 ):
( 3 ) 勤通風,保持清潔的居住工作環境
勤開窗,多通風,每日通風 2 ~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鐘,需注意室內外溫差大而引起感冒及人群的適應性。有條件的家庭也可以使用循環風空氣消毒機,使用時建議在關閉門窗的情況下使用。空調過濾器、過濾網應每月清洗消毒。消毒方法可用有效氯含量為 250mg/L 的含氯消毒溶液噴灑至濕潤,作用 30 分鐘。
個人預防措施:
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春節期間,應少走親訪友和聚餐,取消外出旅游、探親等計劃,盡量在家中休息;盡量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和人群密集場所,如:商場、車站、影院、網吧、展覽館等。外出時請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咳嗽、噴嚏時,要用紙巾、衣物遮擋口鼻(圖 9 ),不隨地吐痰。
減少與他人的共用物品,包括牙刷、餐具、飯菜、飲料、毛巾、浴巾、床單等。定期消毒餐具、家具、地板等,勤曬衣被。不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即野味);避免前往售賣活體動物(禽類、野生動物等)的市場。家中備置體溫計、醫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資。休假期間,清淡飲食,注意營養,適當運動。若出現疑似癥狀,如發熱、乏力、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腹瀉,要及時到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家庭預防措施
( 1 )居家環境
普通家庭在疾病流行期間,應室內做好通風換氣,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冬天開窗通風時,需注意室內外溫差大而引起感冒。外出回家后,應及時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或用有效的消毒劑如碘伏、含氯消毒劑和過氧化氫消毒劑等進行手消毒。
( 2 )私家車
日常情況下,私家車無須消毒處理,處于空曠場所時,做好通風換氣。冬天開窗通風時,需注意車內外溫差大,不要引起感冒。處于地下停車場等密閉環境時,建議關閉車窗,打開空調內循環方式進行通風。
其他社區、公共場所、學校、幼教、養老院、農貿市場等特殊場所都積極做好防護措施,實施全面消毒。
防護的營養運動建議:
1. 普通民眾的運動喝營養支持: ( 1 )每天攝入高蛋白類食物,包括魚、肉、蛋、奶、豆類和堅果,在平時的基礎上加量,不吃野生動物。
( 2 )每天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在平時的基礎上加量。
( 3 )適量多飲水,每天不少于 1500ml 。
( 4 )食物種類、來源及色彩豐富多樣,每天不少于 20 種食物;不要偏食,葷素搭配。
( 5 )保證充足營養,在平時飲食的基礎上加量,既要吃飽,又要吃好。
( 6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不要節食,不要減重。
( 7 )規律作息及充足睡眠,每天保證睡眠時間不少于 7 小時。
( 8 )開展個人類型體育鍛煉,每天累計時間不少于 1 小時,不參加群體性體育活動。
( 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建議適量補充復方維生素、礦物質及深海魚油等保健食品。
( 10 )飲食不足、老人及慢性消耗性基礎疾病患者,建議增加商業化腸內營養劑(特醫食品),每天額外補充不少于 500 大卡。
2. 普通型肺炎或肺炎康復期的運動和膳食管理: 堅持合理膳食,通過均衡營養提高自身抵抗力。參照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16 )》,開出營養“處方”。在目前的特殊情況下,一般人群也適用以下條目。
( 1 )谷薯類食物要保證,每天應攝入 250 ~ 400g ,包括大米、小麥、玉米、蕎麥、紅薯、馬鈴薯等。
( 2 )優質蛋白質類食物要充足,包括瘦肉類、魚、蝦、蛋等,每日 150 ~ 200g 蛋白質食物,奶類、大豆類食物要多選,堅持每天一個雞蛋。
( 3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每天超過 5 種,最好 500g 以上。其中一半為深色蔬果類。
( 4 )適量增加優質脂肪攝入,包括烹調用富含 n-9 脂肪酸的植物油和硬果類多油性食品如花生、核桃等,總脂肪供能比達到膳食總能量 25% ~ 30% 。
( 5 )保證充足飲水量,每天 1500 ~ 2000ml ,多次少量、有效飲水;可以飲溫開水或淡茶水。飯前飯后菜湯、魚湯、雞湯等也是不錯選擇。
( 6 )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注意廚房食物處理生熟分開,動物食物要燒熟、煮透;家庭用餐,實行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等措施,避免與家人相互傳染。禁煙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 7 )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堅果等植物作物中富含 B 族維生素、維生素 C 、維生素 E 等,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調節免疫作用,應注意補充。也可適量添加營養素補充劑。
( 8 )大豆及制品、蘑菇類食物、枸杞、黃芪等食物中含有黃酮、甜菜堿等抗氧化物質,瘦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左旋肉堿都有助于增強抵抗力。
( 9 )食欲較差進食不足者,應注意補充 B 族維生素和維生素 C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等微量營養素。
( 10 )保持適量戶外活動(不參加集體活動),增加光照時間。
減少交叉感染,人人有責!減少外出,做好防護,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 — 專注于體育產品及服務的綜合性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