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华侨现代诗十首
1.在古琴台
文/ 夏华侨
浪花推开断肠的序幕
高山盛开草木的风骨
梅花瓣瓣
翩然落向断过的十指琴弦
心怀仰望
遥对月湖之滨的一弯新月
人到中年的哀惑融进想象
来往的人群夹杂八方泥土
灯火阑珊覆盖三镇两岸
往事退去模糊的色彩
流淌的音符在喧嚣中此起彼伏
高山流水易寻
知音何在
打尘世黯然走过
夜色已微凉
2.回望汨罗江
文/ 夏华侨
五月的梅雨淌进思念的长河
一叶龙舟舞动沉浮的岁月
回望漫漫长路
世人皆醉的笙歌燕舞托起太平的盛世
手持一柄诗人无用的长剑
一个人的路途反复陷落
《离骚》《九歌》的绝唱
作别上下的求索
空留向天一问的高歌
端一碗陈年的雄黄酒
满江诗情的低吟寻觅你的悲怆
千叶粽的空壳俱在
汨罗江水悠悠向东流淌
怅然而立
唯有那两千年的心跳
3.城中村
文/ 夏华侨
一条透明的分界线
天空分成高高低低
忙碌的飘荡的人
进进出出
鸟儿落在高低不一的屋檐
南腔北调
形色各异的广告贴满屋里墙外
梦在风中飘摇
夜的灯火照亮习以为常的昏暗
熟悉的呻吟夹杂潮湿的喜怒哀乐
一群人悄悄地走了
又一群大袋小包地来
夹缝中的昼夜
时代的神经在喧嚣中沸腾
4.夕阳下
文/ 夏华侨
彩色的空气包裹厂房的坚硬
开发区的心脏跳动夕阳的余晖
她们形色匆忙进去
一群拖着释放的重负出来
透明的工装牌
晃动胸前饱满的青春
流动的路边摊紧贴开发区的心脏
三五一群啃食春天的味道
流水线上的痛
在温热的额前舒展开来
淡然会心的笑
飘过流浪的云
她们,是我众多异姓的姐妹
后来
后来淹没在时光背后的浪花中
5.望长安
文/ 夏华侨
风吹来一架回望的马车
从长安,梦中的大幕驶来
一声铁蹄踏破秦时明月
漫漫黄沙掠过边关的隘口
可曾留下汉唐的印迹
无止的风霜杀戮
拭干刀光下的血火
白骨托起一个王朝的兴衰
千年的夜色掩盖谁的挣扎哭泣
擂鼓远去
斑驳的宫墙滚过硝烟弥散的余温
沉陷的裂缝
望不见风花雪月的心跳
江山美人,何去何在
一轮弯月留在大雁飞过的塔顶
谁把往事藏进萧声故国
大梦醒来
满城灯火点亮
面朝八百里秦川
我,黯然失语
6.故乡的河
文/ 夏华侨
一条河,淌过村庄的血脉
寻不见穿越的年代
说不清生生不息的岁月河山
老槐树支起男女老少的骨架
涓涓流水跳动土地的音符
一阵风年年掠过原野
故乡越来越空了
故乡的河越来越浅了
无名的鸟
掠过风沙满袖的堤岸
沉默不语
八十岁的五爷爷身披夕阳
独自念叨
他们走了
一些人去了后山的山岗
一些做了不靠天吃饭的异乡人
7.钱塘江观潮
文/ 夏华侨
浪花卷起欢乐与忧愁
如瑟的涛声拍打心中的堤岸
激情涌动潮起
平凡甄没潮落
奔波的欲望深陷微苦的潮汐
一半归于海水
一半隐含泪水
望穿隔岸灯火,欲付心事轻藏
潮起潮落
花开海塘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过去”
我们,如此淡定活着
8.兄弟
文/ 夏华侨
从远方的田埂走来
家,扔在弯曲的乡间小路
一个鼓鼓的编织袋
装下日子的全部期盼
长路漫漫
看大豆高梁开遍远山
春的光芒闪耀钢铁丛林的辉煌
双手托起光明大道
一缕纸烟掩盖异乡的明月
繁星点亮夜的微苦
谁把标签钉在祖祖辈辈的囚笼
茫然的鸟飞不出面朝的黄土
道路越来越深
楼宇年年生长
默默的迁移
旧的老茧又长满新愁
9.七月
文/ 夏华侨
流火的人间无处藏身
天蓝得发白,白得发蓝
蜿蜒的路,风无法停留时光的缝隙
经年的心事写满七月的指尖
南山栽下的种子
花未央,果未熟
生活的藤蔓在发热的大地上煎熬
步履无法停顿
习惯就此安身立命
心怀命运的诗行
于平仄起伏的音符中
顺从或撤退
淡然走进黄昏的安宁片刻
让未知延伸在夜幕的灯火下
心向远方
成茵的绿草暗自新生成长
一抹清凉
终把眼前的残酷戳穿
10.普陀行
文/ 夏华侨
踏着残缺的石阶
虔诚地静静地不说话
跪对千年禅佛
往事化作默念的经卷
木鱼声声虚无地飘散
尘世的哀怨苦乐
随缘而去
今生的祈祷,心向大海
满目盛开圣洁的莲花
大幕打开
人间的烟火点亮黄昏的缥缈
脚印两行浅浅深深
回望大地茫茫
沧海浩瀚
何为来世,又何为今生?
作者简介:夏华侨,定居浙江钱塘江畔。医药院校毕业,先后供职于医院和央企医药集团。诗歌爱好源于学生时代的武大文学社团,有诗及诗评发《中国诗人》《长江诗歌》《大西北诗人》等百余家刊物及网络平台。部分收录于诗集《时光的背后》。